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查询)

汽车安全 218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查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中保研成“照妖镜”,炸出了减配和意外,汽车安全到底谁说了算?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查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保研成“照妖镜”,炸出了减配和意外,汽车安全到底谁说了算?

汽车 安全谁说了算?厂商处于当事方,自然不能自卖自夸,作为消费者,专业知识有限,更也无法作出系统评判。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专业、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来制定一个标准,而当前国内想要了解一款车的安全性能,主要通过两个机构。

一个就是2006年成立的“C-NCAP”,另外一个是2018年才发布第一批车型碰撞成绩的中保研“C-IASI”。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负责对车辆进行各项碰撞测试,从而得出车辆相关的安全数据,提供厂商和消费者参考。

虽然职责类似,但具体的测试内容以及评判标准却是存在差异的,消费者也难免会把两者拿来作对比。那么 汽车 安全,到底谁说了算?今天疆哥就围绕这个问题好好跟大家聊聊。在介绍这C-NCAP和C-IASI前,咱们先简单认识下国际知名度更高的两家国外安全机构。

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

由美国各大保险公司组成,主要针对在美国地区贩售的车款进行安全测试,以近乎残酷的“25%小重叠碰撞”闻名,号称是全球最严苛的碰撞测试机构。

E-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

由欧盟组织、 汽车 专业人员成立的非营利性 汽车 安全性测试机构,所有欧洲销售的新车,都需要参加该机构的测试,所得数据及结论供欧洲消费者做参考。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从名字也不难猜出,中国这个评测机构是参照了E-NCAP的标准。它共分为五项内容,全部综合起来就是C-NCAP的碰撞安全成绩,最后再以星级进行打分,有6个等级,包括5+级、5级、4级、3级、2级、1级,星级越多代表安全性越高。

驰骋中国近二十年,却被质疑是“五星批发部”

算下来,C-NCAP也存在了近20年了,在C-IASI还没出现前,它就是衡量国内 汽车 安全的风向标,很多厂商也乐意拿“五星标准”来吸引消费者。但由于近年来评测的五星车型过多,故被质疑是“五星批发部”。

有这样一组数据:在C-NCAP实施初期,获得5星安全评价的车型比例仅为8.3%,到了2015年当时改版后的C-NCAP规则实施半年后,5星车占比达到56.3%; 2017年,5星车占比继续提升至75%。而数据背后,主要存在三大质疑:

质疑1:碰撞测试标准

对于C-NCAP一直存在的质疑就是它的测试标准低于国际水平。例如在鞭打实验中,20km/h的鞭打测试速度低于E-NCAP的24.45km/h。此外,C-NCAP的评价规则里并没有引入更为严苛的25%小区域偏置碰撞项目,而是采取相对保守的正面40%偏置碰撞。

而C-NCAP当初在制定标准时,确实也是考虑到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的技术和安全水平等客观因素,因此制定的标准要比国际水平低。

质疑2:测试车辆选择

C-NCAP的选车原则是:选取该车销量比例最大的配置车型,而这基本也放弃了低配车型,这不是间接让厂商明目张胆地减少低配车型的安全配置吗?此外,根据C-NCAP的规定,车企可以自愿申请测评车型,费用由 汽车 厂商出资,无形中也掺杂了利益关系。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的话,近几年不少车型可是都被爆出是“专供碰撞测试的特供车”,这里疆哥就不点名了。

质疑3:第三方立场

美国的IIHS是由 汽车 保险公司赞助并组成的,而E-NCAP是由欧盟的政府组织组成,并由政府拨款,它们和厂商基本没有利益牵扯。而C-NCAP隶属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汽研,除了每年接受政府授权委托的大量新产品认证外,还接受企业委托的商业性合作项目。

也就是说,它既承担着独立评价机构的责任,又是一个盈利机构,这也让很多人对其“第三方立场”产生质疑。

C-IASI(中国保险 汽车 安全指数)

说完C-NCAP,咱们再来说C-IASI,与美国的IIHS一样,它也是由保险行业主导的测试机构,测试项目主要分为4项: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共有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四个评价等级。

出道未两年,却被誉为车辆安全的“照妖镜”

虽然C-IASI出道还未两年,但它已经被很多媒体誉为车辆安全的“照妖镜”,而这里面主要有两层意思在:

1、照出“减配”

例如大众途观L,在C-IASI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它只得到了P(较差)的成绩,而在美国的IIHS同样的测试中,得到的却是G(优秀)。发生这种情况的还有思域、宝马3系等,同样的车,同样的测试条件,结果却不同的成绩,为此也引发了大家对厂商“减配”的质疑。

2、照出“意外”

还有很多车型的测试结果也是令人大感意外,例如比亚迪宋MAX、宝骏510、迈腾等畅销车型,它们在测试中却纷纷“折桂”。而像北京现代领动、江淮瑞风S3、众泰T600这些在C-NCAP中曾获得过五星评价的车型,在C-IASI中的表现却并不可观。

为什么比C-NCAP更受大家推崇?

1、杜绝送检车

C-IASI测试车型有两种,一是C-IASI自主挑选,二是车企主动申请,无论是哪一种,测试车型都是C-IASI自掏腰包,随机去4S店购买的。这样就避免了“送检车”,而且所有参加测试的车辆均为最低配车型,标准更为统一。

2、测试更严苛

例如C-NCAP车辆速度56km/h,偏置40%;而C-IASI车辆速度64km/h,偏置25%,中保研的偏置碰撞速度更快,角度更小,传统的前保横梁和纵梁起不到太大受力作用,需要进行车身结构重新优化,对车身结构更具挑战性。

3、和厂商利益对立

C-IASI说白了就是为了知道车辆在碰撞之后的维修费用,从而制定相关的保险收费标准。如果它能督促厂商把车子设计得更安全,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伤亡,那其保险就赔付得越少,这样一想,它和厂商其实是站在利益的对立面。

日系占优,德系沦陷,引来非议

虽然C-IASI各方面似乎都更为公正,但还是引来不小的非议,从汇总的成绩表中可以发现,大家觉得“皮薄不耐撞”的日系丰田竟然在前5名中占据4席。而且从各项成绩来看,这四款车除了在维修成本方面表现有所差异外,其它方面的成绩均为G(优秀)。

而在国内消费者觉得“皮厚结实”的德系车,途观L和迈腾在正面、侧面碰撞中都没讨到好的成绩。此外,一直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XC60竟然也排在丰田之后,综合这些“反差”,不禁让一部分人觉得C-IASI也有注水的可能。

汽车 安全,谁说了算?

看到这里,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更倾向于选择C-IASI,但疆哥想说的是,C-IASI相对有五星批发部之称的C-NCAP测试而言,它不与厂商合作,考核标准从保险视角出发,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测试结果的权威性,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作为新兴的势力,它未来的道路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它的评判标准虽然严苛,但借用C-NCAP官方的话来说,25%小区域偏置碰撞并不是国内高发的碰撞事故形态,这也是C-NCAP未将该项测试纳入其中的原因。或许并不是那么符合国情?

此外,C-NCAP虽然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规则是一直在优化的,例如2009版的规则增加了侧碰后排乘员、儿童假人;2012版增加了鞭打试验;2015版又调整了鞭打试验分数计算,而最新的2018版则增加行人保护试验等。或许它更有潜力?

在疆哥看来,不管是C-NCAP还是C-IASI,它们都不具备绝对的权威性,但它们的存在却都间接促进了中国 汽车 车辆安全的进步。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保持一定的淘汰率,这样的测试才会有意义。

写在最后

作为 汽车 安全评测的第三方机构,不管代表的是哪方的利益,都要尽量做到公正、公开,同流合污的事自然是要坚决反对。

作为普通消费者,需要明白,碰撞成绩只是在模拟有限的几种情况得出的,现实道路是更加复杂的,大家与其操心这些,还不如握好方向盘,专心驾驶。

作为厂商,也要良心,不能为了应试徇私舞弊,需要承担起应有的 社会 责任。不要仅仅拿安全性作为一个卖点,而是应该真正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到第一位,毕竟安全无小事,你说呢?

汽车安全指数包含什么呢?

汽车安全性(automobile safety)汽车在行驶中避免事故,保障行人和乘员安全的性能,一般分为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故后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汽车安全性能好,往往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伤亡的程度。

汽车主动安全性

又称积极安全性,主要是指汽车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其中主要包括:视认性、驾驶操作性和制动效能。此外,还包括减轻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行人的安全性等。

最新一批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测评结果 理想L9等表现优异

易车讯 11月4日,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试验中心”)在京召开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测评结果发布会。其中理想L9等车型获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本次测试了14款车型,分别为***陆放、奥迪A7L、本田型格、领克09、长安UNI-V、小鹏P5、本田思域、传祺影豹、欧拉好猫、现代伊兰特、丰田凌尚、宝马X5、理想L9和问界M7。

此次测试的车辆整体表现优秀,但在车内乘员安全方面,欧拉好猫未获得优秀评价;车外行人保护方面,现代伊兰特未获得优秀评价;而辅助安全方面,传祺影豹和现代伊兰特未获得优秀评价。

家庭智能旗舰六座SUV理想L9在车内乘员安全评价获得G(优秀)、车外行人安全评价获得G(优秀)、车辆辅助安全评价获得G(优秀),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获得M(一般)评价,其中在车内乘员安全评价中,理想L9的驾驶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乘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均以零缺陷的优秀成绩获得了G(优秀)的最高评价。理想L9也是首个进行乘员侧25%偏置碰撞测试的大型SUV,并取得了G的评级。

***陆放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一般的评价,其余均为优秀,尤其是车内乘员安全评价也获得了G(优秀)。

奥迪A7L在“车内乘员”、“车外行人”、“辅助安全”三大安全项目上获得G(优秀)评定,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项目上获得领先于多数豪华车型的M(一般)成绩。

本田型格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较差的评价,车内乘员安全评价获得了G(优秀),其余均为优秀。

领克09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良好的评价,车内乘员安全评价获得了G(优秀),其余均为优秀。

长安UNI-V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较差的评价,车内乘员安全评价获得了G(优秀),其余也均为优秀。

小鹏P5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较差的评价,其余均为优秀,尤其是车内乘员安全评价也获得了G(优秀)。

本田思域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较差的评价,车内乘员安全评价获得了G(优秀),其余也均为优秀。

传祺影豹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较差的评价,车内乘员安全和车外行人安全评价获得了G(优秀),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为良好。

欧拉好猫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成员安全指数方面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其余均为优秀。

现代伊兰特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方面获得了较差的评价,车内成员安全指数为优秀,其余均为良好。

丰田凌尚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较差的评价,其余均为优秀,尤其是车内乘员安全评价也获得了G(优秀)。

宝马X5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一般的评价,车内乘员安全评价获得了G(优秀),其余均为优秀。

问界M7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一般的评价,车内乘员安全评价获得了G(优秀),其余均为优秀。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数据,理想L9在同级车型热度中排名第1,日均关注度3.47万。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国产Model 3中保研测试结果:居然不是“豪车面板”

此前我们已经对美版特斯拉Model 3的碰撞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在IIHS的成绩单中,特斯拉Model 3获得了2020年的最高安全评级奖。而在特斯拉Model 3完成国产之后,它相比原本美版车型在安全性上会不会“缩水”呢?

6月10日,中国保险 汽车 安全指数(简称:中保研)正式公布了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的测试成绩,其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以及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分别获得了M/G/A/G的成绩。

● 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

在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表现可谓相当不错了。作为一款指导售价接近30万元且自带“豪车属性”的纯电动车,在15km/h低速碰撞测试中还能获得中等的成绩,也就是说明日常若发生轻微的追尾事故,其维修费用并不会太高。而中保研测试过的所有车型里面,在这一项指标上能够获得中等的车型寥寥无几。

● 主驾25%重叠率偏置碰撞

美版特斯拉Model 3在IIHS的测试图

红色车为美版特斯拉Model 3在IIHS测试的结果,虽然国产车型并没有配备膝部气囊,但通过实际的表现来看,两车对驾驶员的保护都基本一致。

● 侧面碰撞

侧碰表现也同样出色,座椅侧气囊以及前后排头部气帘及时打开,有效保护了驾驶员和乘员的头部个躯干。可以看到碰撞后Model 3的B柱虽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型,但并没有断裂,并且在碰撞之后,B柱与驾驶员座椅纵向中心线之间仍有22.5cm的距离,车上人员有非常充足的生存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美版车型在IIHS的测试中,B柱与驾驶员座椅纵向中心线的距离同样是22.5cm。

● 车顶强度

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车顶能够承受5.97倍自重的载荷,达到约9.38吨,这在优秀的水平中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值,并且比美版的成绩还要好。在IIHS的测试中,美版特斯拉Model 3的载荷质量比为5.85,比国产车型稍微低一点点,但也同样出色。

● 行人保护

相比其他项目优异的表现,国产特斯拉Model 3在行人保护测试环节中的表现就显得比较一般了。在中保研目前所有的测试中,绝大部分主流的自主品牌或者合资品牌轿车都能够获得优秀(G)的成绩,而Model 3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头型实验中,由于没有配备主动式前舱盖,加上可能本身较硬,在发生碰撞是对行人的头部可能会造成一定伤害。

原因可能与其本身设计有关,因为在美国IIHS中并没有针对行人保护的测试,导致在美国诞生的特斯拉没有在这方面太“上心”。

● 座椅头枕、主动刹车

座椅头枕就没有太多可以介绍的了,全部评分均为G。

特斯拉引以为傲的主动安全系统在测试中的表现非常好,获得了满分成绩,但这不代表在实际道路中就可以完全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机器。在不久前,一辆特斯拉在高速上还是径直的撞上了一辆侧翻货车的白色货箱,幸好货物都是安全的液体才没有导致严重的伤亡。因此在瞬息万变的真实道路中,每个交通参与者必须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能过分依赖各种驾驶辅助系统。

●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的安全性表现非常不错,相比美版车型没有缩水,虽然从国产化率来说目前还不算太高,但那些基本都是车内的一些与安全性关系不大的零部件,看重安全性的朋友们大可放心了。

车辆安全你应该重点看什么?解读天籁中保研测试

文:懂车帝编辑 李旭

2019年下旬,中保研C-IASI公布了2019年第一批碰撞测试结果,名单中日产天籁以3个G(优秀)成绩,力压诸多合资品牌车型,成为车友热议的焦点。

中保研测试的条件严苛,并且具备很高的真实性,这一点“有目共睹”,测试标准和方法,参照了美国的IIHS标准,并引入了C-NCAP并不具备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全面、严格的测试。而在车型的选择上也会优先选择低配车型,避免厂商以顶配测试,而在主销车型上“减配”的做法。

同时在中级车的阵营中雅阁和迈腾都没有得到,全部G(优秀)的成绩(除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之外),而天籁做到了,这是凭借了什么硬核实力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公示结果,解读一下它的出色安全表现。

测评车型介绍:

此次中保研测评车型为2019款 2.0L XL舒适版(DFL7201VANF2)和2019款 2.0L XL Upper智行版(DFL7201VANF4),在被动安全配置方面,两款车型都具备了主副驾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和前后排头部气囊,相当丰富全面。在主动安全方面2.0L XL Upper智行版具备了主动刹车、倒车车侧预警系统、并线辅助和疲劳驾驶提示等功能也优于大多数的同级竞品。

测评结果回顾: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G(优秀)

这一测试项目,主要是考验对于车内人员的保护,也是最为直观体现车辆安全性的。包含了车身刚性、气囊和安全设计等。

① 25%偏执碰撞:G(优秀)

正面25%偏执碰撞是比较常见的事故情况,同时也是考验车身设计与刚性最直接的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众多车型都都“难逃一劫”,不过天籁车体结构与假人伤害全部得到G(优秀)成绩。同时这项目表现出色,也最直观的体现了车型的安全性,因为直接考验了车身的刚性,整体性与设计安全。

从测试车上可以看出,A柱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变形,没有侵占车内空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发动机舱起到了很好的吸能作用,有效让车身偏离躲开了座舱,同时车门也有效的起到了保护作用,在加固支架的帮助下,没有向内过多的挤压。

同时气囊也充分发挥作用,其正面头部保护具备局部的正面安全气囊作用。侧面头部保护时,侧气帘展开后前后覆盖范围充分,在假人周围形成安全防护体系。

如果没有丰富气囊数量做保护的话,或者气囊弹出位置错误或偏离的话,车辆撞击后假人将受到严重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② 50km/h侧面碰撞:G(优秀)

通常车身的设计结构会导致侧面碰撞的保护能力不及正面碰撞,不过天籁依旧可以在这一项目中得到G(优秀)的好成绩。

从详细的成绩来看,50km/h侧面碰撞和车体结构表现同为G(优秀)。在驾乘人员保护方面,除了驾驶员躯干、盆骨和腿部为A(良好),其他全部为G(优秀)

这说明车门和B柱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保证车舱内部不变形。同时侧气帘会对车内人员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

③ 车顶强度与座椅/头枕(挥鞭伤):G(优秀)

车顶强度测试中,日产天籁可承受4.73倍车中的压载力(峰值载荷为68241N),有着出色的车身刚性,车身不易变形,为车内人员争取足够生存空间。

在座椅/头枕(挥鞭伤)测试中,动态和静态的成绩均为G(优秀),其实它主要考核座椅对于驾乘人员的保护和头部支撑等等,优异的表现将降低遭遇交通事故时,座椅对人员构成的伤害。

◆车外行人安全指数:G(优秀)

得分:20.875(满分30)

此测试主要考核行人保护功能,在被动方面发动机舱的设计是否可以保证行人的安全,避免让车身像一个行驶的“凶器”一样。

行人安全保护已经被越来越多车企关注,日产当然不例外。天籁头型试验得分为14.930(满分24),腿型试验得分为单项得分6(满分6),总得分为20.930分(得分率69%),最终获得G(优秀)评价。

◆车辆辅助安全指数:G(优秀)

总得分:6(满分6)

这一项主要是主动安全的体现,车辆具备了那些传感装置和智能化配置,让车辆在碰撞之前就起到预防的作用。

车辆辅助安全指数方面,试验车辆传感器类型为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其前碰撞预警(FCW)得分为1分(满分1分),自动紧急制动(AEB)得分为5分(满分5)、总得分为6分,最终获得G(优秀)评价。

主动安全配置相对全面,即使前方遇到突发情况,车辆也能在紧急关头停下,成为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并且在具备并线辅助,倒车车侧预警系统等实用的功能,不仅体现了出色的性价比,同时也体现出了天籁的豪华度。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M(一般)

这一项目有些特殊,一是考验了车辆使用材料的扛撞能力,这一点得两面看,如果使用钢材确实更加结实,但是重量等相应增加,但要是使用铝合金或者碳纤维,那会有不同的效果。

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主要考核车辆遭受碰撞后,维修部件和维修成本是怎样的。这项成绩对于实用铝合金车架,以及一些价格偏高零配件的车型而言,并不具备优势。同时也是很多进口和高价位合资车型的“痛点”,因此得到了M(一般)成绩,并不意味着天籁的车型不好。

出色安全成绩背后:

天籁之所以能在中保研严苛测试中,斩获G(优秀)评级,主要与它自身强悍的自身硬实力息息相关。

首先被动安全方面,天籁采用了1.5GPa超强钢车身,并且具备了丰富的气囊,起到了足够的保护作用。

在主动安全方面,天籁同样具备了全面的配置,主动刹车和倒车侧预警等在同级别中并不多见。

总结:

通过中保研C-IASI碰撞测试成绩来看,天籁的确表现出了极佳安全表现。尤其是在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几方面,轻松斩获G(优秀)评级,力压许多同级竞品。所以在安全性越发被重视的情况下,天籁的自身硬实力,也势必会助力它在销量上更进一步。

关于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和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查询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码二维码